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宪问篇 > 第十三章

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:“信乎,夫子不言,不笑,不取乎?”公明贾对曰:“以告者过也。夫子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;乐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;义然后取,人不厌其取。”子曰:“其然?岂其然乎?”

发布:2022-07-30 14:15:01
论语·宪问篇·第十三章(论语14.13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①:“信乎?夫子不言,不笑,不取乎?”

公明贾对曰:“以告者过也②。夫子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;乐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:义然后取,人不厌其取。”

子曰:“其然?岂其然乎?”

注音

wèngōngshūwéngōngmíngjiǎyuē:“xìnyánxiào?”gōngmíngjiǎduìyuē:“gàozhěguòshíránhòuyánrényànyán;ránhòuxiàorényànxiào;ránhòurényàn。”yuē:“rán?rán?”

注释

①公叔文子:卫国的大夫。公明贾.卫国人,姓公明,名贾。

②以:此。

翻译

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,说:“是真的吗?他老先生不言语、不笑、不取钱财?”公明贾回答说:“那是告诉你的人说错了。他老人家是到该说话时再说话,别人不讨厌他的话;高兴了才笑,别人不厌烦他的笑;应该取的时候才取,别人不厌恶他的取。”孔子说道:“是这样的吗?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?”

评析

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,进一步阐释“义然后取”的思想,只要合乎于义、礼,公叔文子并非不说、不笑、不取钱财。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。

解读

在这里,孔子通过和公明贾讨论公叔文子的处世之道,提出了凡事都要恰到好处的观点。据公明贾所说,公叔文子很了不起,他能做到“时然后言”、“乐然后笑”、“义然后取”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该说话的时候就说话,心里感到快乐的时候就笑,付出之后才收取自己应得的一份。也就是说,不论说话做事,公叔文子都能做到恰到好处,因而所有的人都对其“不厌”。他这样做,不仅为赢得了好声名,还赢得了好人缘。

恰到好处,其本质是一种中庸思想。所谓中庸,是对一切事物不偏不倚地对待,并加以包容、合理地利用。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中,无论它的本质是什么,都含有一定的必然性意义,我们对此必须有所察觉,有所领悟,对其进行恰如其分地选择,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,做出适宜的行动。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,则是指注重适度原则,不偏不倚,无过无不及,不厚此薄彼,在微妙的关系空间中寻求一种包含大智慧的平衡。中庸思想之所以历来为人所认同和称道,其原因正在于此。

从本章的的讨论来看,公叔文子的中庸之道主要体现在对时机的把握上。“时然后言”、“乐然后笑”、“义然后取”,讲的都是有关时机的选择。其中,头一条讲的是说话时机的选择。说话是我们与人交流的最主要方式,对说话艺术的把握,某种程度上能决定我们的成败。说话艺术内容丰富,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说话时机的问题。说话时机,说白了就是要明白,有些话什么时候能说,什么时候不能说,在该说的时候说,不该说的时候不说。

战国时期,辅佐秦昭王的范雎就是一个善于选择说话时机的人。话说范雎到了秦国以后,给秦昭王上了一封充满感情的奏章。秦昭王看罢,深受感动,便留下了他。当时,秦国的大权掌握在太后和穰侯手里,范雎认为,秦国要想强大,必须把权力从他们手里夺回来,重归秦王。但是,太后和穰侯与秦昭王是至亲,说不好会召来杀身之祸。但是,聪明的范雎创造并利用恰当时机,巧妙说服秦昭王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当时,穰侯担任秦国将军,想越过韩国和魏国攻打邻近自己封邑的齐国的纲和寿城,来扩大封邑的领土。

范雎觉得时机到了,于是去离宫拜见秦昭王。到了宫里,他假装与太监争吵,在秦昭王走近时故意说:“秦国哪里有大王啊?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。”秦昭王听到范雎话里有话,就亲自出来迎接。秦昭王叫左右的人都退下,然后请教范雎,秦昭王连问三次,范雎都是诺诺而已,并不说话。秦王不甘心,继续问范雎,范雎这才谈及实质性问题。他先与秦王探讨各国关系,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。秦王采纳他的谋略,派兵攻城略地,实力大增,于是提拔他做客卿。秦昭王对范雎越来越信任,直到这时,范雎才把太后和穰侯专权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和盘托出。秦昭王认为他的话很对,就采取措施,削夺太后和穰侯的权力,之后任命范雎为相。实施中央集权以后,秦国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,军队的战斗力也发挥出来。没几年,秦国便形成并吞天下之势。

“义而后取”的意思是说,做了事情,有了贡献,然后收取自己所当取得的利益。如果没有贡献,或不合情理,就一定不取。但有,很多人出于贪婪,根本不听这个道理,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不劳而获。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,比如官员贪污公款,收取贿赂;商人制假贩假,坑蒙拐骗等,都是不义而取。强取不义之财,不仅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,也将永远背负骂名。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